【專業印刷技術平臺】深度解析數碼印刷、柔性印刷、膠印等核心技術,詳解設備操作技巧、工藝參數調試、常見故障排查方法,同步更新環保印刷技術升級(如水墨印刷)、智能印刷系統應用動態,助從業者提升技術水平,優化生產效率!
吉印通 2021-03-10 09:14 724 0
一、膠帶纏繞送紙輪上除塵法
膠帶除塵是把雙面膠帶或纖維膠帶纏繞在送紙輪上,通過膠帶上粘性進行除塵。這個方法優點前期除塵效果明顯,安裝也比較方便。缺點是使用一段時間,膠帶上會粘了更多紙屑形成硬塊,嚴重的會把面紙壓出凹坑,容易掉落在紙板上造成印刷糊或露白。所以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必須把輪子上的灰塵進行清理。
二、膠帶貼在紙板上除塵法
當印刷版被灰塵黏住,造成印刷露白,這個時候將雙面膠貼在印刷漏白的位置上,然后進行印刷。可以通過雙面膠帶將印刷版上的灰塵粘除,這樣就可以避免擦印刷版,缺點是可能會粘在印刷版上或其他位置。
三、直排毛刷除塵法
印刷機一般都一排毛刷,因使用時間過久毛刷上的毛又磨損及毛刷上面會擠滿灰塵。這個毛刷是要定期清理和維護的,如毛刷磨損那么這個毛刷就已經沒有除塵功能了。對毛刷安裝的高度也要定期檢查,如是一排毛刷,可以改成雙排毛刷,那樣除塵效果最好。
四、滾筒毛刷除塵法
一般是增加一個印刷單元,上面安裝2個毛刷滾筒。毛刷的轉速低于設備的轉速,通過毛刷轉動速差進行除塵,這個投入相對比較大。
五、用水除塵法
把第一色安裝一整塊印刷版,然后再打上水,通過印刷版沾上水進行紙板灰塵清潔。這個效果還可以,適用于冬天,這樣紙板不容易爆裂,缺點上水后印刷容易脫墨,清洗網輥時間比較久。
六、設備清潔除塵法
因紙箱紙板車間的灰塵比較大,紙灰容易落入到印刷機的頂端和機器擋板處,這個是很多企業容易發生的問題。對設備清潔不及時,長期積累在設備頂部非常多的灰塵,因設備開起來的時候產生振動,灰塵落入紙板或印刷版上造成印刷不良。設備清潔時非常重要的。
七、地面灑水除塵法:
地面的灰塵主要來源開槽單元,開槽過程中產生的紙灰容易在設備內部飛揚,所以要在設備地面灑水。這樣紙灰落入地面就不會再飛起來。這個使用比較簡便。
八、洗塵管除塵法
在毛刷的邊上安裝一排吸塵裝置,和吸塵器類似,只是吸塵口貫穿了這個印刷機寬度。吸塵管可以個別關閉,通過調整吸風力大小進行除塵。
九、紙板空跑除塵法
把紙板直接通過印刷機單元一邊空跑一邊除塵,然后再進行印刷。這個辦法相對比較耗時,紙板容易壓潰。不建議使用。
十、剔除除塵法
這個辦法最簡單也是最耗時間的,效果相對比較好。就是一張一張紙板用刷子進行刷,然后再整理后進行印刷。紙板數量少可以使用,多了不極為耗時。
印刷不同批次間出現色差(如同一圖案前批偏紅、后批偏黃,或墨層深淺不均),核心源于油墨批次差異/調配不當、設備參數漂移、耗材批次特性不同、環境與操作不統一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因素:顏色源頭差異優先查油墨批次本身存在色差排...
2025-10-04 19 0
印刷時油墨拉絲(油墨從印版/輥筒轉移到紙張時,形成細長墨絲殘留,或圖文邊緣出現“毛邊”),核心源于油墨黏度異常、設備參數不當、印刷壓力失衡、環境溫濕度不適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特性:源頭狀態優先查油墨黏度過高(主因)排...
2025-10-04 23 0
印刷數量增加后套印精度逐漸下降(如從第100張開始出現偏移,隨數量增多偏差擴大),核心源于設備部件疲勞磨損、耗材持續伸縮、環境累積影響、參數動態漂移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設備部件:長期運行疲勞磨損(主因)傳動部件磨損加劇排查...
2025-10-04 23 0
設備印刷中突然停機(無預警中斷、部分伴隨報錯提示),主要源于安全保護觸發、關鍵部件故障、耗材異常、程序中斷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安全保護:設備自我防護優先查安全門/蓋板未關緊排查:停機時無報錯,但重新關好設備安全門/蓋板...
2025-10-04 19 0
印品上的墨點、墨渣(如點狀污漬、細小墨粒殘留),主要源于油墨雜質/變質、設備部件積墨、印版污染、環境粉塵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狀態:源頭雜質優先查油墨含雜質或未攪拌均勻排查:墨點顆粒明顯(肉眼可見),或同一批次印品持續出...
2025-10-04 19 0
印刷設備溫控系統顯示異常(如溫度跳變、顯示固定值、提示“溫度超限”卻無過熱),主要源于傳感器故障、散熱系統異常、電路連接問題、程序參數錯誤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溫度傳感器:數據采集源頭優先查傳感器污染或損壞排查:顯示溫度與實...
2025-10-04 21 0
本文暫時沒有評論,來添加一個吧(●'?'●)